服饰   美容   生活   文化  创意

版权所有: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苏ICP备18035806号-1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

新闻中心

汤姆上校的电影漫游

浏览量

  1968年,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推出科幻电影作品《2001太空漫游》后,从被批评成晦涩难懂到被誉为史诗级的巨作,此部电影在当时吸引了无数嬉皮世代的青年进影院观赏,其中就包括将叱咤摇滚乐坛、引领艺术时尚圈的英国音乐人David Bowie。1969年7月11日,受《2001太空漫游》影响的David Bowie,彷佛荷马史诗里迷航十载的奥德赛,发表了《Space Oddity》。不费吹灰之力将人类对于未知的想象,投射在汤姆上校身上。几天后,阿波罗十一号载着即将踏出“人类一大步”的阿姆斯特朗,成功登陆月球。只是,阿姆斯特朗的旅程已结束,但汤姆少校至今依然在浩瀚的太空中飘渺。

汤姆上校的电影漫游

  《Space Oddity》似乎跟电影有着注定的缘分。这首受电影影响而创作的歌曲,反过来也影响着后世的电影。从《爱疯狂》、《白日梦想家》到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》,三部看似毫无交集的电影却都使用了David Bowie的《Space Oddity》,并且都采取画内音的表现方式,让《Space Oddity》闯进观众的感官大门。这样的手法不但强调着这首歌对电影的重要性,更有意要使观者直视歌词与歌词所象征的意境。有趣的是,由于这三部电影分别从各自迥异的视角切入解读歌曲,间接赋予了汤姆少校多重多音的含义,更让这首看似只是一个太空任务的故事,蕴藏着数以千计的情感寄托。

  《爱疯狂》(加拿大,2005)

  2005年,加拿大导演让-马克·瓦雷在剧情长片《爱疯狂》中以将近两分种的片段将《Space Oddity》嵌入了电影,在该片中进行了视觉听觉完美交融的处理。《爱疯狂》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魁北克,伴随着李小龙、The Rolling Stone、Jefferson Airplane等摇滚音乐以及尚未褪去的嬉皮色彩,将当时盛行的流行文化穿插于电影叙事。正是这样的时空设定,让《Space Oddity》的出现一点也不意外。

  当影片中Zac播放的黑胶唱片蔓延出诡谲迷幻的前奏,配合着电吉他的游离与鼓点的煽动,他点起了大麻,在世俗压力的夹缝间稍作喘息、在自我抗拒的迷惘中暂时释放,借着乐音与烟雾迷蒙勾勒出情欲所向。嗑药的汤姆少校与呼麻的Zac彷佛交迭为一体,呼应着“Sex,Drugs and Rock’n Roll”的口号。主歌转换到副歌时,幻想也遁入现实,站在房间镜子前的Zac将脸部彩绘成David Bowie于1973年发行《Aladdin Sane》时的造型,舞动着身躯尽情放声高唱,表情也随着歌词情境从漫游宇宙看尽奇观美景的愉悦,渐至失去联系的惶惧悲愁,而后被兄长用力一推,推入了现实中的现实。电影又依据歌词转折让Zac的展演落于哀伤焦虑,反照出他真实生活中难解的痛苦与迷惘。于是,《Space Oddity》的太空意外事故被导演挪用而成欲望的寄托以及内心的彷徨,创造了《爱疯狂》里头令人回味再三的经典片段。

  《白日梦想家》(美国,2013)

  《Space Oddity》的YouTube点击率在2013年突然急增,汤姆少校也重新被大众所熟知,而这都是因为本·斯蒂勒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《白日梦想家》。男主角Mitty原本是个一成不变又枯燥乏味的杂志社员工,只有在他发呆出神的白日梦中,才有各种创意惊喜出现。遭到新来的经理以《Space Oddity》的歌词“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”戏谑调侃,从此,Mitty的绰号就成了“汤姆少校”。就像所有的好莱坞电影都要有个大转折一样,Mitty的人生就因为一张消失的底片而彻底翻转。Mitty为了寻找底片开启了既有鲨鱼又有火山爆发的惊奇旅程。旅程看似要划下句点时,Mitty耳边却响起了女主角Melhoff的声音,她竟然开始弹奏起David Bowie的《Space Oddity》。Mitty脸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神情,随着数字的倒数与间奏的吉他逐渐昂扬——Mitty跳上了起飞的直升机。

  除了电影视觉场景与《Space Oddity》歌词的绝妙搭配之外,《白日梦想家》更是赋予了这首歌特别的意涵。在Mitty下定决心前往格陵兰寻找底片之前,导演特地安排桥段让Melhoff告诉Mitty,汤姆少校是一个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太空任务的筑梦者,预言着《Space Oddity》将牵动剧情的走向。之后Mitty身穿宇航服的照片,向观众揭示了Mitty将逐渐蜕变成如汤姆少校一样勇于实践的梦想家。而最关键的转折点当然还是Mitty从酒吧跃入直升机的场景,正如《Space Oddity》歌词开头的蓄势待发,酒吧里的Mitty也在酝酿着放手一搏的勇气,而当“Now it’s time to leave the capsule if you dare”出现,Mitty已经离开了地面,是时候展开他真正的冒险。

  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》(中国香港,2014)

  2014年,这回汤姆少校来到了香港,出没于陈果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》当中。故事讲述一群人凌晨乘坐红色小巴(香港俗称“红van”)回家,车子经过隧道后,其他的人与车通通消失不见,只剩下这辆红van与车上的17人。每个人都接到了一通号码不明且充满诡异声响的电话,得知了“Sitting in a tin can”、“Far above the world”、“Planet Earth is blue and there’s nothing I can do”等讯息。当中只有欧阳伟明白这是什么,从手机放出了David Bowie的《Space Oddity》,开始对着众人演唱。

  以一首《Space Oddity》作为剧情承上启下的关键,将三分钟半的时间聚焦于欧阳伟这个角色所高唱的《Space Oddity》,并让他在间奏时穿插讲解歌曲的来由,甚至还做出了欧阳伟身穿宇宙飞行服漫游宇宙的想象画面,足见陈果对这个桥段的重视。标明歌曲自身与电影的关联,然后在欧阳伟恶搞的表演中,夸张地呈现给其它乘客与银幕前的观众。于是《Space Oddity》副歌中形容见到浩瀚星海的惊喜,竟衍生成时空错乱的不安与错愕,甚至将核电厂兴建、房贷压力、年轻世代问题、港人身份认同等都搬上了台面。其中当欧阳伟问了大家有没有听过David Bowie,接着讽刺地表示难怪大家说香港没有文化,让《Space Oddity》又多了一层批判香港文化的意涵。